close

  林伯強
  根據中美兩國不久前達成的溫室氣體減排協議,中國承諾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等於承諾了排放峰值。有人認為,這將給中國的就業和地方財政等帶來巨大挑戰和壓力。但我在研究後認為,設定碳排放峰值並不會給經濟帶來額外壓力,而且這一目標還可能早於2030年提前實現。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出現需以達到煤炭消費峰值為基礎,然後再用煤炭的減排來抵消石油天然氣的碳排放增長。現在,霧霾已經成為舉國困擾的難題,而霧霾治理的關鍵就是煤炭替代,這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是一致的。
  研究表明,即使在正常的霧霾治理強度下,中國煤炭消費峰值也將在2023年出現,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則將在2028年達到峰值。雖然很多因素影響二氧化碳峰值的時間,包括能源價格改革的進度、碳稅和碳交易的實施等,但霧霾治理對二氧化碳峰值的影響最直接。通過更嚴格的霧霾治理措施,我國煤炭消費和二氧化碳峰值時間可能提前到2020年和2024年。
  那麼,實現煤炭消費峰值具體困難和解決困難方案是什麼呢?一般來說,煤炭消費峰值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當然是需要足夠的清潔能源來進行煤炭替代,而替代能源必須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第二是成本問題。無論短期的天然氣替代煤炭,或者中長期清潔能源替代煤炭,都會面臨能源成本增加的問題,因為其他替代煤炭的能源品種,都比煤炭貴。
  這次在確定碳排放峰值點的同時,政府還承諾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0%以上,而2013年這一比例僅為9.8%。要滿足這一承諾,核電發展至關重要,它可以同時滿足替代量和成本問題。2013年中國的核電裝機容量1461萬千瓦,僅占全部裝機容量的1.2%,發電量也不到2%,而美國核電發電量占19%,相比於法國等核電大國差距就更為明顯。目前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以及生物質、地熱等占我國一次能源的比例都很小,未來也難有較大提高,因此開發核電對中國是難以迴避的選擇。
  霧霾治理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早日出現需要長短結合的政策組合。短期通過設立環境標準和約束指標,以及能源價格改革反映環境和資源稀缺成本,倒逼煤炭峰值儘早出現,中長期需要通過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來解決煤炭替代導致的高能源成本問題。
  如果將霧霾治理與二氧化碳峰值聯繫起來,當中國為霧霾治理付出足夠的代價之後,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出現將成為必然結果,不會給經濟帶來額外壓力。▲(作者是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dfeqmqswu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